重庆关于取保候审期限的处理
象山刑事律师
2025-05-02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》的规定,取保候审期限一般为12个月,但在特殊情况下,可以适当延长。具体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:1.在取保候审期间,被取保候审人应当遵守法律规定,不得妨碍司法机关进行调查;2.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限内案件未能侦破,且没有新的证据出现,司法机关应及时作出释放决定;3.如需延长取保候审期限,应当依法履行审批手续,并告知被取保候审人及其家属。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地区可能有细节性的差异,建议咨询当地司法机关以获取更具体的指导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》第七十三条: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,可以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。取保候审的期限一般为12个月,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,但每次延长不得超过3个月,总期限不得超过18个月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》第七十四条:对于被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人,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撤销或者不再延长取保候审期限,并释放被取保候审人:(一)经调查证实没有犯罪事实的;(二)证据不足,案件无法侦破,经过法律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的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》第七十五条:对不予撤销取保候审、不予释放被取保候审人的决定,被取保候审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、近亲属有权提出申诉。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
下一篇:暂无 了